
- 本栏最新文章
- 《加油你是最棒的》演员线岁 12-28
- 跨年当天险丢包 好心南京公 12-01
- “配件”藏根茎!北京海关截 11-26
- 2022元旦天气地图:我国大部 01-04
- 凯恩戴帽后联系皇马 明夏要 11-10
- 2021年4月4日《人民日报》精 12-04
- 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新藥 12-22
- 广西农职院开展疫情防控应急 11-04
- 【早报】斯特林有多快乐凯恩 11-10

- 本栏推荐文章
- 红歌:人民的心声 历史的旋 01-09
- 期待文化出海刮起更炫“中国 01-09
- 科学代餐流行品牌之宝芝林臻 01-08
- 《胭脂扣》导演关锦鹏探班《 01-08
- 首部国内全虚拟制作微短剧— 01-07
- 6月25日起3、4号线镇坪路站 01-06
- 青岛地铁4号线又传新进展: 01-06
- 粤农农行复〔2021〕4号行政 01-05
- 天气太冷女子自制“被窝大衣 01-04
- 2022元旦天气地图:我国大部 01-04
- 阴阳师崽战有哪些值得进入的 01-03
- 进入10月份以来天气有点冷 01-03
- 阴阳师应援寮中人气最低的式 01-02
- 阴阳师8月4日更新:夏日花火 01-01
- 亲子乐园“捞金鱼”受欢迎 01-01
期待文化出海刮起更炫“中国风”
黄河、龙门石窟、少林功夫、太极拳、扇子舞……据报道,近日,一部包含了多个中国元素的形象片在素有“世界十字路口”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出,一场充满中国风、国际范的演出为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活动开场,引发关注。
纽约时报广场刮起“中国风”,这不是个例。近年来,中国元素频频亮相时尚前沿,向世界打开观察中国的文化窗口,让世人更好感知中国风、东方韵。文化出海乘风破浪,传统文化屡屡出圈,我们该从中读懂什么?当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元素被世界“看见”,我们该做什么?
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在传承。传统文化热、国潮热成为近年来的社会热词,从文化艺术层面到市场消费环节再到百姓日常生活,融合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日益赢得大众喜爱。从广受好评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国家宝藏》《经典咏流传》等电视节目,到享誉海外的《洛神水赋》《醒·狮》《唐宫夜宴》等精品力作,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背后所凝聚的文化符号与民族精神,不仅激活优秀传统文化“一池春水”,更极大释放了文化的内部流量带动力和外部流量吸附力。
文化的吸引力关键在创新。注入时代基因、赋予时代内涵,传统文化在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中变得更有朝气、灵气。近年来,在科技加持下,越来越多传统文化逐渐“潮”起来、“活”起来。比如,曾爆红刷屏的《唐宫夜宴》《洛神水赋》,成为传统文化现代演绎的生动范例;再如,近些年兴起的AI博物馆、云观展等,当牵手科技,传统文化不再留存于书本中、课堂里,而是走进大众的言语间、生活里,切切实实变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。再来看,频频亮相海外的一个个城市形象宣传片、一场场精彩文艺展演,之所以有魅力、有流量、有口碑,恐怕都离不开“创新”二字。
“走出去”让传统文化更有底气。文化是民族的,也是世界的。应该说,中国文化频频出圈,既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,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。向内看,近年来,“国潮”成了市场宠儿,汉服被年轻人穿在身上,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传统文化和审美复苏,这背后体现出深植其中的文化认同。向外看,国际性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逐渐临近,一张张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不断被擦亮,成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生动写照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,它们呈现在故纸堆里,摆放在博物馆里,潜藏在敦煌洞窟里,展示在千年古镇里……如何让他们“活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、传开去,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,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赋能添彩,值得思量,亦值得持续努力。文化出海风正劲,期待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看见、为世人所乐道。(张冬梅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